山上找菌去了!!昆明周边野外采摘野生菌攻略!去哪采?有啥技巧?
作者:小胖 • 更新时间:2021-05-26 14:32:08 •阅读
又是吃菌好时节。云南大山深处的宝物--野生菌。牛肝菌、青头菌、干巴菌、松茸……香炒、烤制、凉拌、煮汤……眼下野生菌正大量上市,
与其一起下馆子去整一顿,不如亲自去大山里闻闻菌香,再买买菌子以及品尝一下最纯粹的野生菌味道,
给大家推荐昆明周边捡菌买菌吃菌的好地方。

野生菌野外采摘地点推荐
推荐地点:禄劝
禄劝 · 松茸之乡
采菌指数:★★★★★
禄劝做为赫赫有名的“菌乡”,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,造就了当地丰富的野生菌资源,被授予“松茸之乡”的美誉。想要品尝到各种各样野生菌“华筵”可以在禄劝的各个大小农家乐与餐馆中一饱口福。
松茸、鸡枞菌、干巴菌、羊肚菌、青头菌、牛肝菌、鸡油菌、奶浆菌、猪拱菌……虽然这些菌的名字土气十足,却掩盖不了它们的美味。
这一季禄劝几乎每家饭店、农家乐都有野生菌菜肴在应季急销售,菌火锅、鸡枞汤、青头菌汤,爆炒干巴菌、青椒牛肝菌……只有你想不到,
没有在禄劝找不到的菌。
路线:经昆武高速至罗免下高速走108国道,行程约90分钟。
建议:最好联系个本地人带着去,虽然所见之处所有的大山上都有菌子,但是到山里的交通是否方便、哪些地方险峻、太过茂密、菌子多不多等很多因素决定着此行的体验,
找不到本地人带路的可以往团结乡、撒营盘镇方向走,延禄大路行驶,路边临山的地方体验下即可,注意:太密的林子不要去,太险的山崖不要去,一个人不熟不要去

推荐地点:盘龙区
采菌指数:★★★☆☆盘龙区的双龙街道森林资源丰富,森林覆盖率达71.6%,山上野生菌种类也较多,其中以牛肝菌最多,
而且附近的农家乐农家餐馆居多,可以现到山上捡了到农家乐里加工,也可以在当地农家购买一些,野生菌论筐卖还能砍价。
路线:昆明—昆曲高速—双龙加油站右转—双龙

推荐地点:晋宁
采菌指数:★★★☆☆
晋宁六街镇出产的野生干巴菌、牛肝菌、青头菌等,深受消费者青睐。
每年的五月底到九月底是菌子生长的季节,市民如果想买到新鲜便宜的菌子,
不如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到六街买菌。如果想就在当地吃菌子离六街镇仅2.1公里的摆依休闲苑是个吃菌的好去处。
路线:昆明—昆磨高速行驶至盘龙寺出口—213国道—转乡道—晋宁六街

推荐地点:嵩明
嵩明 · 菌儿多
采菌指数:★★★★☆
嵩明菌子多,真的不夸张。到嵩明去采菌子,一定要逛逛农博会,吃吃农家饭!最关键的是嵩明离昆明市区不远,这是最好的选择!
推荐地点:富民
富民·鸡枞菌品花样多
采菌指数:★★★★★
富民的鸡枞不止肥嫩鲜甜,更是品种繁多。通常以颜色分为黄鸡枞、白鸡枞和青鸡枞,除黄鸡枞以外的青、白这两种鸡枞均盛产于六七月份。
这里的腌鸡枞更是不可不尝的特色美食,其色泽金黄或褐黄,芳香醇厚,质地细腻,松软爽口。
路线:西站--学府路--昆沙路口--大普吉--普吉隧道--富民
推荐地点:安宁
采菌指数:★★★★☆
每年7月中旬开始到10月底,王家小院周边山上的野生菌就多起来了, 青头菌、牛肝菌、皮条菌、扫把菌、干巴菌等品种都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出,
对于爱吃菌子的昆明人来说,免费捡菌子绝对是一个不错的体验。

云南菌子多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。在云南39.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分布着近800多种菌子,
占中国950种的84%,约占世界菌子种类2000种中的40%,而云南国土面积只约占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4%。
昆明还有很多适合采菌的地方,但是由于野生菌的生长特殊性,不能人工过多干预,所以难以形成像旅游区式的采菌基地,
但真正的乐趣不就是纯野生、原生态的体验么
野生菌采摘技巧
第一方面:选择合理的时间。
多数进山捡菌的人,一般都会选择大清早进山,我想是冲着“早起的鸟儿有食吃”这句话去的。很显然,这种时间规划会带来不错的收获。小时候,捡菌一般跟着父母去,头天晚上计划好明早要去捡菌,
父母会根据路程的远近规划时间,多数是差不多天刚亮的时候,就已经到山上了,几个小时后就能到一些捡菌回来。
但是它有一个小弊端,那就是早上的光线过暗,野生菌本来体积较小,光线过暗容易漏捡。
而我的经验是:我一般选择中午12点左右进山,好处有二点,一是中午光线足,比早上更容易发现目标;
二是经过早上的那波捡人过后,漏捡的那些小菌子会有所长大,12点进山起到一个小菌子生长缓冲的作用,
那些“漏网之鱼”自然就进了你的篮子。
第二方面:优先目标地点。
一般多数人进山捡菌时,都是择大众路线,从近到远式,一路沿山而行,假如此时进山人多,很明显,这种规律会降低你的篮子收益,因为人人在同时、同地进行,自然就把菌子分流了。
而我的经验是:优先选择地点,进入山口以后,我会选择一个菌子多一点地点优先到达,这样做可以降低分流率。
当然,要做到这点,必定是要有多次进山捡菌的经验堆积,你才能知道往年是哪支山的菌子多,哪支山菌子少,
只有掌握这一点,优先目标地点才会发挥最大的作用。
第三方面:放大镜式搜索。
所谓放大镜式搜索,可不是让你真的拿着放大镜去上山捡菌哟,意思是捡野生菌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。可以说百分九十的捡菌人,对发现野生菌采用的方式都是平扫式,或者是风卷式。
多数人只会去捡已经凸显在地面上的野生菌,捡过之后就迅速离开,这种平扫式、
风卷式肯定是发现不了隐藏在树叶、青苔或者其它遮盖物下面的菌子,从而降低了入篮率。
而我的经验是:当你已经捡到凸显在地面上的菌子,此时就需要停步俯身,开展放大镜式搜索。
原因有三点,一是因为野生菌其实是一种大自然的细菌胞子,而这些细菌胞子在生长时,多数是以单身至群生。
所以,当你已经捡到面上的菌子时,就不妨俯身子在周围继续搜索,这时你就会在不远的范围内再次发现群生体,
具体的数量根据菌子的种类来定,少的二到三只,多的五六只或者更多。比如说,奶浆菌、铜绿菌、鸡油菌等菌种,
就是典型的群生体,一般当你捡到一只的时候,只要仔细寻找,都会再检到多只其它群生体,这不就增加了你的菌子捡拾数量;
二是采用放大镜式搜索,你发现哪些隐藏在树叶、青苔或者其它遮盖物下面的菌子,因为菌子本身体积较小,
除了一眼就看到的菌子之外,还有其它群生体其实已经出土了,只不过是被异物遮挡了没有被你及时发现,这时只要你蹲下身体,
你会发现好多的群生体早已把烂树叶、青苔、腐树枝顶得高高的,只要拔开这些个异物,这些小“精灵”就会乖的进你的小篮子:三是像青头菌、
黑牛肝等菌种,天生的“变色龙”,这些菌种都有伪装色,并且也是群生体,如果你只是一味采取平扫式,风卷式,那么我告诉你它们绝对不会是你的盘中餐,
采用放大镜式搜索,从不同的角度来回寻找,会大大的提高你的篮子收益。
第四方面:辅助工具。
除了上述的三点之外,我建议备一些辅助的小工具,比如带钩的木棍、镰刀、小锄头等等,小工具便于你在捡菌过程拔开异物,从而有效提高你的目标发现率。